信阳航空职业学院

深耕文史沃土 培育时代新人——学前教育教研室教师参加谢维和教授专题学术讲座

时间:2025-09-19 08:03:48 来源:本站编辑 作者:杨柳 肖亚兰 阅读:

2025年9月16日下午,我院学前教育专业带头人郑雪松教授带领专业教师杨柳,肖亚兰赴信阳师范大学,参加由著名教育学家、清华大学教授谢维和主讲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文史基础”专题讲座。讲座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中国传统教育智慧对当代教育的启示,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深厚的理论滋养和实践指导。

图片1j.jpg

挖掘传统智慧:从尊生理念到文行忠信

谢维和教授开篇引用爱新觉罗·毓埜的观点:“中国之学尊生,易经谈生生之道,论语讲人生哲学,学生学的是人生,学如何抚慰苍生,造就苍生,学为苍生谋。”这一论述立即引发了在场学前教育老师的强烈共鸣。这与我们学前教育'以幼儿为本'的理念高度契合。谢维和教授也结合生动案例,阐释了“仁”“礼”“乐”等核心概念对课程价值观塑造的启示,强调“教育者须先立文化之本,再探学生发展之真”。

图片2j.jpg

讲座中,谢维和教授还重点讲解了“文行忠信”这一中国教育的基本内涵。他详细阐释道:“文是先王之道文,道之所寓也;行是践履之谓,所以体夫道;为人犹己谓之忠;不失所期谓之信。这四大要素构成了教育的基址。”这一解读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育人工作的新视角。

图片3j.jpg

古今贯通: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路径

针对当前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谢维和教授特别强调:“建设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并不是要搞意识形态对抗,也绝不是刻意强化教育差异。而是要通过与其他文化体系中教育学理论的交流来认识自己,展示世界文明与教育的多样性。”知行合一,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中总结经验、提炼理论。双向开放,既向历史传统开放,吸收千年教育智慧;又向世界开放,在文明互鉴中丰富发展。

图片4j.jpg

讲座结束后,与会教师围绕如何将中国传统教育智慧融入学前教育实践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谢维和教授的讲座为我们学前教育工作者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教育传统的博大精深。此次学习进一步坚定了“以文化人、以文育幼”的专业自信,后续学前教研室将把文史素养纳入课程建设与课题研究,努力打造具有中原特色、航空背景的学前教育品牌。